道不掇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道不拾遗”。
出处《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 人及剽动者 ,盗者十倍取偿, 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基础信息
拼音dào bù duō yí
注音ㄉㄠˋ ㄅㄨˋ ㄉㄨㄛ 一ˊ
繁体道不掇遺
感情道不掇遗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近义词道不拾遗
英语No one pockets anything found on the roa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夸大其词(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以小见大(意思解释)
 - 咄咄逼人(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赴汤蹈火(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秽德垢行(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道不掇遗的意思解释、道不掇遗是什么意思由汉辞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 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 姹紫嫣红 | 姹:美丽;嫣:妖艳;美好。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也作“嫣红姹紫”。 |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 弥留之际 | 弥留:本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危将 的状况;际:时候。病危将 的时候。 | 
| 腹心相照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