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首罪魁的成语故事


功首罪魁

拼音gōng shǒu zuì kuí

基本解释魁:为首的。功最高,罪最重。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朱熹注:“有功者,未有大于五霸;有过者,亦未有大于五霸,故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


暂未找到成语功首罪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功首罪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遏恶扬善 《周易 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取长补短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将计就计 元 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喟然长叹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进道若退 《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青云直上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弟子孩儿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
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