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己为公的成语故事


舍己为公

拼音shě jǐ wèi gōng

基本解释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暂未找到成语舍己为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舍己为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落落大方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9回:“杜雍却不推辞,将通身换了,更觉落落大方。”
学贯中西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6回:“博了个熟识时务,学贯中西的名气。”
经帮纬国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床上安床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节用裕民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 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明知故问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见他这番光景,明知故问道:‘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
肝胆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