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入 的成语故事


出生入

拼音chū shēng rù sǐ

基本解释原指人从出生到 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 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 ,生之徒(途)十有三, 之徒十有三。”


出生入 的典故

春秋时期,哲学家老子认为人出现世上就是生,进入坟墓就是 。人有七情六欲这13项,可以养生,也可以致 ,将出生入 归并为这13项。他反对统治者放纵自己的七情六欲,那样就会走向 亡,所以他主张要保护身体,避免危险,控制七情六欲。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出生入 )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此一时彼一时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后继有人 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
从俗就简 宋 周辉《清波别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必旋检本,模仿笔画,从俗就简。
老奸巨猾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轮焉奂焉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上下其手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阿世取容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气充志骄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处实效功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章炳麟《社会通诠商兑》:“宁为鸡口,毋为牛后,与使他人啖我而饱也,宁自啖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