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谬正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出处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miù zhèng sú
注音ㄎㄨㄤ ㄇ一ㄡˋ ㄓㄥˋ ㄙㄨˊ
繁体匡謬正俗
感情匡谬正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十全十美(意思解释)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敌众我寡(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压岁钱(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鬼头鬼脑(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闲情逸致(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男大当婚(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的意思解释、匡谬正俗是什么意思由汉辞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破釜沉舟 |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
断子绝孙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一偏之论 | 偏于一面的议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