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而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相提并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例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国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rì ér lùn
注音ㄊㄨㄥˊ ㄖˋ ㄦˊ ㄌㄨㄣˋ
繁体同日而論
感情同日而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
近义词同日而语、同日而言
英语mention in the same breath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话没说(意思解释)
- 轻歌曼舞(意思解释)
- 炒鱿鱼(意思解释)
- 不二法门(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天下为一(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比翼鸟(意思解释)
※ 同日而论的意思解释、同日而论是什么意思由汉辞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鸡取卵 | 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诈奸不及 | 犹言十分奸诈。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 。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