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突
词语解释
冒突[ mào tū ]
⒈ 冲冒。
⒉ 古代的一种战船。
⒊ 冒犯。
⒋ 凸起,鼓起。
引证解释
⒈ 冲冒。
引《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越蹈重围,冒突白刃。”
王闿运 《丁锐义传》:“文武官即短衣缚袴,冒突飞礮,奔命争利。”
⒉ 古代的一种战船。
引《后汉书·岑彭传》:“於是装直进楼船、冒突、露橈数千艘。”
李贤 注:“﹝冒突、露橈﹞并船名……冒突,取其触冒而唐突也。”
《陈书·侯瑱传》:“定州 刺史 章昭达 乘平虏大舰,中 江 而进,发拍中于贼舰,其餘冒突、青龙,各相当值。”
清 黄遵宪 《福州大水行》:“中丞视民犹己溺,急起冒突挥露橈。”
⒊ 冒犯。
引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一折:“敢大胆欺压良民,冒突天颜,惹罪招愆。”
元 董君瑞 《哨遍·硬谒》套曲:“这回不免向君前,曲弓弓冒突台颜。”
⒋ 凸起,鼓起。
引胡苏 《新媳妇》:“她把那劳动了一辈子的冒突着筋络的手,安静地放在腿上。”
国语辞典
冒突[ mào tú ]
⒈ 冒犯。元·狄君厚元·杨梓也作「冒渎」。
引《介子推·第二折》:「触突著皇后合依平论,冒突著天子合问缘由。」
《霍光鬼谏·第二折》:「倘或取了百姓钱,违背了帝王宣,敢大胆欺压良民,冒突天颜,惹罪招愆。」
近冒昧
反尊崇
最近近义词查询:
名目的近义词(míng mù)
宽容的近义词(kuān róng)
贫困的近义词(pín kùn)
虽然的近义词(suī rán)
瞠目结舌的近义词(chēng mù jié shé)
聆听的近义词(líng tīng)
特级的近义词(tè jí)
商铺的近义词(shāng pù)
念念不忘的近义词(niàn niàn bù wàng)
暗笑的近义词(àn xiào)
战争的近义词(zhàn zhēng)
讲话的近义词(jiǎng huà)
相交的近义词(xiāng jiāo)
大哥的近义词(dà gē)
造作的近义词(zào zuò)
相合的近义词(xiāng hé)
不利的近义词(bù lì)
节拍的近义词(jié pāi)
撮合山的近义词(cuō hé shān)
观点的近义词(guān diǎn)
执政的近义词(zhí zhèng)
不遗余力的近义词(bù yí yú lì)
老是的近义词(lǎo shì)
庶民的近义词(shù mín)
排列的近义词(pái li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