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行
悲哉行。唐代。王昌龄。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唐代]:王昌龄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願。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長雲數千裡,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唐代·王昌龄的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 王昌龄的诗(212篇) 〕
明代:
谢肃
黄栋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对两峰青。云浮鲁观无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游子临流方叹逝,醉翁行路巳劳形。亦知仁者偏多寿,何必丹丘住福庭。
黃棟河西一草亭,峄山相對兩峰青。雲浮魯觀無今古,石刻秦文似日星。
遊子臨流方歎逝,醉翁行路巳勞形。亦知仁者偏多壽,何必丹丘住福庭。
清代:
成鹫
瓜熟已除架,苋乾无复蔬。何当灌园罢,又是筑场初。
晴日迟收稻,中田早结庐。自来勤动惯,不敢废耕锄。
瓜熟已除架,苋乾無複蔬。何當灌園罷,又是築場初。
晴日遲收稻,中田早結廬。自來勤動慣,不敢廢耕鋤。
:
沈尹默
灼灼鸡冠花,昂然当阶前。凉飙翻岂动,秋阳曜更妍。
泯彼开落迹,无为图画传。杂之百卉间,所立卓不偏。
灼灼雞冠花,昂然當階前。涼飙翻豈動,秋陽曜更妍。
泯彼開落迹,無為圖畫傳。雜之百卉間,所立卓不偏。